纯粹的建筑语言——清水混凝土

发表时间: 2025-03-15 18:09:30   作者: 江南娱乐app网页版   

  清水混凝土是物质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工艺要求极高的产品,素面朝天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银装素裹还难弄得多。而对于国内而言,“清水混凝土”是少有人涉足的一片神秘之地。虽然它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但因施工难度大,可变因素多,又使其始终难以被国内的业主和建筑师所采用,也就更鲜有成功的范例。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扮修饰的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材

  世界上慢慢的变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那角如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

  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大范围的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此时

  到20世纪60年代,慢慢的变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现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到了80年代,一批新起的建筑师延续了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高技术、强调建筑结构的科学技术上的含金量,形成了“高技派”,它们的代表人物有理查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百废待兴,部分混凝土建筑省掉了抹灰、装饰的工序而直接用,演绎到今天,日本的清水混凝土技术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混凝土应用上,日本改变了以前的不加以修饰的水泥表面手法,利用现代的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是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持续不断的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在内浇外挂体系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主要使用在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反打施工中,取得了进展。后来,由于人们将外装饰的目光都投诸于面砖和玻璃

  随着绿色建筑的客观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的提升,返朴归真的自然思想的深入人心,我国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桥梁、厂房和机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直至1997年,北京市设立了“结构长城杯工程”奖,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获发展。近些年来,少量高档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

  清水混凝土消除了诸多质量通病:清水装饰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

  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

  清水混凝土促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逐步提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不可能有剔凿修补的空间,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迫使实施工程单位加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的控制,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减少实际工程总造价:清水混

  在中国,清水混凝土尚处于发展阶段,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真正掌握此类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单位不多。清水混凝土墙面最终的装扮修饰的效果,60%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40%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因此,清水

  由于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因此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每次打水泥必须先打料块,对比前次色彩,通过仪器检测后才可继续打,必须震捣均匀,施工温度要求十分严格,适合在4-10月间

  由于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不可更改的特性,与墙体相连的门窗洞口和各种构件,埋件须提前准确设计与定位,与土建施工同时预埋铺设。由于没外墙垫层和抹灰层,实施工程人员必须为门窗等构件的安装预留槽口,并且清水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还有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另外,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操作多依赖人工,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但是,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日益加速,随着绿色建筑日渐受到重视,在工业与民用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